东北森林屏障带的结构功能与调控:负责人为朱教君院士。研究内容:以东北森林带为研究对象,聚焦森林恢复、森林更新、结构调控等森林经营基础等研究,突破森林生态屏障功能形成与维持机制,形成“智慧气候适应”森林生态保育新理论。团队成员包括2名研究员、1名副研究员、1名助理研究员和1名特别研究助理。
林业生态工程(地上生态过程): 负责人为宋立宁、郑晓和闫巧玲研究员。研究内容:以天保工程、三北工程、退耕还林/退牧还草工程、防沙治沙工程等为研究对象,以地上生态过程为核心,开展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培育-建造-评估理论与技术研究,创建“人与自然和谐”导向的生态屏障营建理论与技术,支撑林业生态工程营建。团队成员包括3名研究员、1名副研究员,1名助理研究员和1名特别研究助理。
林业生态工程(地下生态过程): 负责人为孙涛、杨凯和闫涛研究员。研究内容:以森林土壤:养分循环、碳循环、土壤微生物,根系、菌根与长期生产力等地下生态过程为核心,聚焦根系-菌根-土壤生物等地下生态过程的协同机制,创新构建地下生态工程技术体系,致力于地下生态过程驱动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,支撑林业生态工程营建。团队成员包括3名研究员和4名特别研究助理。
森林碳汇精准计量与形成维持机制: 负责人为高添研究员。研究内容:以科尔塔群为核心,利用AI等信息技术,发展森林碳汇计量理论与方法;探究森林碳汇时间效应原理;研究森林碳-水功能形成与维持机制,探究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韧性;建立基于气候智慧林业的持久碳汇与木材利用方法与倍增途径,提升森林适应与缓解气候变化的能力。成员包括1名研究员、1名副研究员、2名特别研究助理和1名工程师。